推广 热搜: 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  福建省  专升本  自考  云南省  无锡  学历  材料  大学 
在线咨询9:00-17:00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进入网站
  • 网站名称: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 机构名称: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 官方网站http://www.ydrwxy.ynu.edu.cn
  • 所在地区:全国
  • 浏览次数191
  • 更新日期:2019-12-29
网址大全介绍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简介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是在原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等基础上组建的一所学校直属学院。人文学院现辖中国语言文学系、新闻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4个系和人文素质教育部。

学院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哲学5个本科专业;其中历史学为国家级历史基地班。有中国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其中文化传播学自设专业博士点挂靠中文一级学科。另有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二级学科博士点。有文艺学、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美学、中国史、专门史、传播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30余个个硕士点;有国际汉语教育硕士、新闻传播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等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一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历史学)”。

学科建设

学院现有文学、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哲学和新闻学6个一级学科;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历史学、哲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和民族学7个本科专业;有中国语言文学和历史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1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是我校博士学位授权最多的学院,也是国内高校同类学院中博士学位授权最多的之一;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有1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1个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二类特色专业,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交流合作

全院本科学生千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1000余人。学院还招收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留学生。

学院设有人文素质教育部、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新闻系5个教学机构。还一度承担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民族学培养本科专业学生的任务。设有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叙事学研究中心、新闻传播线性编辑实验室、佛教与现代宗教哲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和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电教室、计算机室、图书资料室。

人文学院在积极发展与国内许多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密切的学术交流关系的同时与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印度、泰国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联系。

2005年12月新组建的云南大学人文学院由著名民族语言文学家、民俗学家、唐宋文学专家段炳昌教授担任首任院长至今。

社会评价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是中国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直属教学机构之一。其文史哲一体的办学理念在新组建的学院架构中得以体现。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在文艺学、美学、叙事学、民俗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献学、专门史、边疆学、民族史、唐宋史、东南亚史、民族传播学等领域位居全国前列,有的领域甚至处于国际前沿,取得国际声誉。语言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比较文学、新闻学、传播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世界史、近现代史、考古学、博物馆学等专业也一直在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

人文学院注重理论人才与应用人才并重,一方面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另一方面也积极拓展专业学位硕士、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目前除了基本教学,还承担云南大学全校的《大学国文》公共课教学、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教学、留学生汉语教学等任务。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任务已经调整到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45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45人,讲师及助理研究员53人,助教4人,专职行政人员8人。[1]

科研建设

人文学院在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沟通人文诸学科的联系与发展,推进文史哲的交叉渗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学院共承担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百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200余部,发表论文3000多篇,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社科奖近100项。

0相关评论
相关网址大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留言建议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2005077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