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李白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抒情  离别  杜甫  劳动  古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哲理 
在线咨询9:00-17:00

《原毁》 唐代 韩愈

   日期:2024-11-06 11:22:47     作者:唐代 韩愈    阅读量:358    

原毁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原毁》论述和探究毁谤产生的原因。作者认为士大夫之间毁谤之风的盛行是道德败坏的一种表现,其根源在于“怠”和“忌”,即怠于自我修养且又妒忌别人;不怠不忌,毁谤便无从产生。文章先从正面开导,说明一个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和对待别人才符合君子之德、君子之风,然后将不合这个准则的行为拿来对照,最后指出其根源及危害性。通篇采用对比手法,并且全篇行文严肃而恳切,句式整齐中有变化,语言生动而形象,刻画当时士风,可谓入木三分。

  本文抒发了作者个人的愤懑,但在不平之鸣中道出了一个真理:只有爱护人才,尊重人才,方能使人“乐于为善”。此文从“责己”、“待人”两个方面,进行古今对比,指出当时社会风气浇薄,毁谤滋多,并剖析其原因在于“怠”与“忌”。行文严肃而恳切,句式整齐有变化,语言生动形象,刻画入木三分。

  第一段
  第一段论证古之君子“责己”、“待人”的正确态度。“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是“古之君子”的表现特征。

  第二段
  第二段紧承上文,剖析“今之君子”表现。谈“古之君子”的态度是“责己”、“待人”,而谈“今之君子”却用“责人”、“待己”。一字之差,点明了两者不同的态度。对人的缺点,一个是“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一个是“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对人的优点,一个是“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个是“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由此得出结论:今之君子责人详、待己廉的实质是“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这一结句,简洁有力,跌宕有致,开合自如,非大手笔不能为之。

  第三段
  第三段以“虽然”急转,引出“怠”与“忌”是毁谤之源。作者认为士大夫之间毁谤之风的盛行是道德败坏的一种表现,其根源在于“怠”和“忌”,即怠于自我修养且又妒忌别人;不怠不忌,毁谤便无从产生。“怠者不能修”,所以待己廉;“忌者畏人修”,因而责人详。为下文“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的结论作了铺垫。文中既有理论概括,又有试验说明,顺理成章地得出了“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这一根本结论。最后三句,既交代了此文的写作目的,呼吁当权者纠正这股毁谤歪风,又语重心长、寄托了作者对国事的期望。

  对比手法
  文章通篇采用对比手法,有“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的对比,有同一个人“责己”和“待人”不同态度的比较,还有“应者”与“不应者”的比较,等等。此文还运用了排比手法,使文章往复回环,迂曲生姿,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

 
分段内容: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

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

予,人也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

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

予,人也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

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

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

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取其一,不责其二

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

”曰:“能善是,是亦足矣

”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

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详,故人难于为善

廉,故自取也少

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

”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

”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

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

”举其一,不计其十

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

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

”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

不然,则其畏也

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

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

”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

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呜呼

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更多>该作者其他作品
更多>相关古诗文

推荐诗文
更多阅读
阅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留言建议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2005077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