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庇护所”基本解释
家庭暴力庇护所 -简介
重庆市设立首个“家庭暴力庇护所”,让受到家庭暴力的人能在这里找到一个避风的港湾,以治疗心理的创伤,不过开业已15个月只有一名女性入住过。
庇护所环境
宽敞明亮的房间、素雅温馨的窗帘、干净整洁的被褥、桌几上摆放整齐的一次性毛巾、柔软舒适的沙发旁边几盆绿色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使人舒心而惬意。这就是重庆市北碚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家庭暴力庇护所”。
2009年12月15日建成后至2011年3月,只入住过一个人。但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每天仍一如既往地对房间进行打扫、整理。
首例入住
2010年3月5日,北碚区妇联信访接待室走进一位40岁左右的妇女,还没等开口说话,她就嚎啕大哭:“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哇!”女子双眼哭得红肿,头部、手臂上都有伤痕。待其冷静下来,工作人员了解到,她叫吴兰(化名),39岁,结婚已经10年了。吴兰说,婚后不久,丈夫就经常因为家庭琐事对她拳脚相加。而儿子6岁时因意外事故去世,更让丈夫的性格变得怪异,常会无缘无故地扇她耳光,踢她的肚子。为了维持这个家庭,吴兰一直默默承受。
2010年春节,吴兰跟丈夫回永川老家过年,7天中竟被丈夫打了3次。丈夫还将她的头按在水龙头下冲冷水。吴兰最终忍无可忍,听说北碚有个“家庭暴力庇护所”后,前来寻求帮助。
入住家暴庇护所调解离婚
妇联工作人员在了解了她的情况以后,立即和吴兰所在的社区取得联系,确认了她遭受家庭暴力的真实性。“她情况确实比较严重,身心都遭受了巨大的创伤,”胡艳说,经审核,她符合入住条件。去年的三八妇女节,吴兰就是一个人在“家庭暴力庇护所”里度过的。北碚妇联为吴兰安排了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并及时与男方所在的当地政府取得联系,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对吴兰实行法律援助。
2010年3月9日,经过调解,吴兰终于和丈夫办理了离婚。随后,吴兰搬出了“家庭暴力庇护所”,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
靠“家暴庇护所”不是根本
胡艳表示,“家庭暴力庇护所”入住的人少,一定程度反映了妇女维权意识的提高,“这也是家庭暴力事件呈明显下降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她也表示,在家庭暴力这个问题上应双管齐下,既靠“家庭暴力庇护所”作为最后保障,更重要的是做好预防,教会家庭成员间有效沟通情感,增强法律意识,这才是治本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