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大学”基本解释
混血大学 - 简介
经多年筹备,上海纽约大学2011年3月正式签约奠基。这所“中美混血”的大学,是上海首例,也是国内近5年来批准筹建的第一所中外合办大学。按计划,学校将于2012年起开设高端金融人才培训项目,同时在若干专业开展研究生的双学位联合培养工作,第一届本科生将于2013年9月入学。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说,上海纽约大学的校长由中国人担任,将由华东师大提名,经董事会通过并报教育部审批后,在近日公布。至于招生方式,中国学生可通过中国高考和美国纽约大学面试进入该校,但俞立中透露,“高考绝不是唯一进入上海纽约大学的方式,具体的招生方案还在探索中。”
中外合作办学提速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介绍:“从美方角度,创办上海纽约大学是其全球网络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所在中国注册的独立法人高校的教学体制,将更多地带有美国纽约大学的痕迹,同时也将带有明显的中国和上海元素。我们双方合作的基础是培养国际化人才。”
近年来,多个省市高校都在探索中外合作办学之路。2006年,英国利物浦大学与中国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举办了西交利物浦大学,这是目前中国惟一一所以理、工、管起步,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国际大学。2010年8月,该校136位中英两国联合培养的本科毕业生“新鲜出炉”。
2003年4月,英国诺丁汉大学与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开展了中外教育合作,创办了中国大陆第一所国际知名高校的中国分校。校区氛围完全参照诺丁汉大学的风格,教学体系也完全同英国本部接轨。
在即将出现上海纽约大学的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哈佛大学上海中心已经在去年投入运营,这是哈佛在海外设立的7个研究中心中最大的一个。
目前,不少中国高校表现出国际交流合作的迫切愿望和浓厚兴趣。例如复旦大学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国政治学院和伦敦经济学院等陆续建立了合作培养新闻、管理、国际政治等专业人才的计划。日本早稻田大学在复旦大学设立了中国办事处,旨在联合培养国际化的人才。
优缺点
本土留学含金量不一
类似上海纽约大学等中外合作高校的出现,将成为对广大考生和家长颇具吸引力的新选择。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研究生詹慧鹏说,外国大学在中国设立分校或合作交流机构,确实给从事科研或有志到外国大学深造的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而且,现在像英国等地的不少学校学费都涨了将近50%,生活费用不断提高,申请留学的条件也更加严格,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詹慧鹏说,“如果选择中外合作高校,可以节省下一大笔开销。”
上海海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林聿洲,他曾经有申请英国诺丁汉大学宁波分校的想法,“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基本上还会秉承外国高校的教学风格,授课外教通常会占到半数以上,使国内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国外教育氛围。”
但是,中外合作办学提速,并非意味着学生可轻易实现在国内“留学”。詹慧鹏说:“以西安交大利物浦大学为例,基本上参照国内高校招生标准录取,有意向的学生要统一参加高考,而非依申请入学。”林聿洲也表示:“一般来说被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录取后,学生还要通过外国高校的一次独立考核,才能到外国高校本部深造。也有不少同学担心合作办学高校的文凭含金量会大打折扣。”
或推进国内高校改革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中国的高等教育应该怎样改革,成为世人瞩目的话题,专家们普遍表示,“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和经验,将引发“鲶鱼效应”,对高质量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中国并不缺大学,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攀升的今天也不缺大学生,缺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的人才。”俞立中说,“高等学历人才培养的趋同,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明显弊端,中外合作办学将在多元化、多层次人才培养中发挥示范、探索作用。”
来华的海外名校,不少历史悠久,文脉深厚。“海外高校在课程、专业的设置上、教师的授课理念和风格上,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取经的地方。”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说,“通过观摩交流、学习借鉴,将推动从教学方式到管理模式等全方面的改革。”
但是,有专家指出,中国目前仍处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初级阶段,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中外合作办学应进一步开放自主招生,才能真正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如果还是按照国内高校的招生体系,那在生源上就会明显受到限制。”
他举例来说:“报考英国诺丁汉大学在宁波的分校,仍然要通过高考途径而非推荐录取,那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还是会选择出国去本部就读。至于成绩优秀但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既然躲不了高考,那还不如去清华、北大等本土名校。”
熊丙奇认为,“洋高校来袭”,虽然占领了一部分国内教育市场,但也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更重要的是,它将引发“鲶鱼效应”,有力推动高校教育竞争机制的完善,促使高校改革快步前行。“我们应该鼓励国际知名大学来国内办分校,借鉴他们在招生、培养、管理和学位授予等方面的做法,推动国内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评论
中美两国合办大学的消息,近段时期在中国颇受关注。随着中国教育部批文的下发和奠基上海浦东陆家嘴的实质性步伐,上海纽约大学理论上可谓成形,等着教学大楼建成后投入到2013年的办学中。
一方是美国知名的私立大学纽约大学,一方是中国的重点高校华东师范大学,世界上有名的两大“魔都”纽约与上海,因为一所新大学的创建而在心理距离上显得如此接近。
然而,纵然双方就办学达成了一系列“共识”,中美两国媒体在此事的报道上却呈现了不同的热情和相异的语境,暴露出“共识”之下双方各自的利益诉求。
美媒对美中合办大学的报道显得轻描淡写,多用一篇四平八稳的消息短稿“草草了事”,标题紧扣于纽约大学在上海开设新校区这一基本事实,未做主题的拔高与发挥。在千篇一律的标题中,商业性报纸《华尔街日报》以“NYU Reaches Deal to Open College in Shanghai”为题,倒令人眼前一亮,隐透该大学乃双方各取所需的商业产物的意味,因为Reaches Deal可理解为“达成协议”,也可理解为“达成交易”。
中国媒体,尤其是沪上媒体,对上海纽约大学的诞生伸出了热烈拥抱的臂膀,将之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去行政化、学术自治与创新等大主题联系起来,期待该“混血大学”能对中国的教改产生“鲶鱼”效应,同时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形象。——上海纽约大学似乎承载了中国人大多的期盼,不知是否可堪重负?
事实上,“洋大学”与中国本土大学合作,早已不是新鲜事。浙江的宁波诺丁汉大学、江苏苏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以及其他“国内培养+国际走读”的项目试点,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是富家子弟大学的代名词。它们虽然引入了一些国际化教学的元素,但基本不具备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资格,也就谈不上对中国教改的冲击。那么,凭什么认为同样跟大陆教育体制嫁接在一起(比如,高考是衡量入学门槛的重要尺子,当地政府参与大学管理)的上海纽约大学就会是特例?绝大多数中国媒体的报道调子有些跑远了。
从美国的角度,金融危机令美国私立大学赖以维持运作的捐助基金锐减,纽约大学等学校的教育基金还在麦道夫诈骗案中损失惨重,自费的国际学生成为美国大学的摇钱树。而直接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建立分校更成为优选,因为当地政府会为建立分校的成本埋单,美国的大学是“无本万利”。《纽约时报》就指出,美国的部分大学近年把分校设到世界各地,把自己打造成“全球性大学”,在囊入更多优秀生源之时,更重要的目的是招收到更多自费的学生。
从中国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观念的更新,中国的教育资源难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单一的教育服务难以满足特定阶层的需求。一些家庭富足、通过传统应试难以考入大陆重点大学的学生,选择了转战海外,但出国过程劳心劳力且令家长挂心。中外合作大学抓住的正是这块市场,既提供相对稀缺优质的服务(与大陆本土高校相比),又让中国人只花比海外留学少得多的钱。鉴于金融学这一“显学”满足了中国人对物质的想象,以及外国大学天然附加的国际视野价值,洋大学确实不需担心“水土不服”,何况是在上海这样以打造国际金融中心为目标的大都市。据报道,未来5年,上海紫竹国际教育园区将启动建设,美国常春藤联盟名校将驻入,以合作办学的方式对外招生。越来越多的国际名校,“隔空”盯上了中国巨大的教育市场。
至此,附着在中美“混血大学”上的是“利益”还是“意义”,已清晰可判了。《华尔街日报》的“Reachs Deal”,微言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