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弼马温”基本解释
来历
古人们在马厩中养猴子,这样能有效的趋避马瘟。猴子天性好动,每每当这些马松懈倦怠的时候,猴子就会去撩拨它们。这样就使马时刻保持忧患心理,并且还得到一定的训练。从而提高马队对血虫病的抵抗能力,所以猴子便有了弼马温之称。
详细解释
相关研究
孙悟空曾在天宫任过“弼马温”一职,在取经途中,悟空因此曾被八戒和妖精多次取笑过。《西游记》虽是神话小说,但涉及人物的官职,都是采用明朝的官制,并非向壁虚构。但明朝管御马的机构,叫太仆寺,始设于洪武四年(1371年)三月,正职叫太仆寺卿,副职叫少卿。猴王当叫“孙太仆”才是,为什么叫“弼马温”?别说是明朝,其它任何一个王朝的官制里,都没有“弼马温”这个职位。
历来研究、注释《西游记》的学者,都没有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近读台湾历史学家、掌故家苏同炳先生《“弼马温”释义》一文,才恍然大悟。文中说:“明人赵南星所撰文集中,曾有这么一段话,说:‘《马经》言,马厩畜母猴辟马瘟疫,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马食之永无疾病矣。《西游记》之所本。’”原来母猴每月来的月经,流到马的草料上,马吃了,就可以辟马瘟!
显然,“弼马温”不过是辟马瘟的谐音而已。《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给雄性的孙猴子安上这么一个怪头衔,无疑是幽一默。在他的笔下,“弼马温”居然是出自玉皇大帝的玉旨。这对天上的皇帝和人间的皇帝,都是一个绝妙的讽刺。他们的统治术,不是瞒,就是骗。玉皇大帝让猴王当“弼马温”,是瞒和骗的一例而已。《马经》不见于《四库全书》目录、《丛书综录》、《说郛》目录。赵南星(1550-1627年)文集名《赵忠毅公文集》,国内无存,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台湾有胶卷翻印本,苏同炳先生读后,写成文章,使我们得以知道“弼马温”的真相。
孙悟空是怎么当上弼马温的
《西游记》是公元1500~1600年间明代文学家吴承恩的巨著。当时封建社会的教条主义及封建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从孙悟空被封为弼马温可以看出一二。
孙悟空在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这和当时落山为王的地方豪强其实是同一个性质。玉帝数次派天兵天将前去围剿,都被孙悟空打得大败而归。但是孙悟空后来取经途中,却屡遭失败,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孙悟空在落山为草的时候自然要拼却性命,后来被任命保护唐僧取经,自然不能事事都拿身家性命来拼。这就和当时众天兵天将未能围剿花果山是同一个道理。
孙悟空被封为弼马温,玉帝在万般无奈之下,授与孙悟空齐天大圣的空衔,实为弼马温,体现了封建社会的一种官僚制度。作者吴承恩正是受这种封建社会制度的影响,才会在小说中,孙悟空造反不彻底,体现了作者的这种愚忠思想,而且作者看不到,如果封建社会被摧毁,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