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云南  学历  大英  合肥  哥伦比亚  大学  学院  天津  入口  安徽 
在线咨询9:00-17:00

干旱区

   日期:2024-11-14 11:43:20     来源:词典大全网    作者:词典大全网    浏览:2020    
【摘要】“干旱区”基本解释  由于气候—水文过程的分异,地球上各地区的蒸发与降水不平衡。简单地讲,当蒸发超过降水,形成“缺

“干旱区”基本解释

   由于气候—水文过程的分异,地球上各地区的蒸发与降水不平衡。简单地讲,当蒸发超过降水,形成“缺水的干旱地区”,反之形成“富水的湿润地区”。水循环过程是复杂的。通常将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的地区称为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500mm之间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区。一般研究的干旱区(arid area)是二者的总称。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以干燥度定义干旱区,干燥度是由经验公式得到的。197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提出的荒漠化图以干旱指数P/Etp来确定干旱区。这里P为降水,Etp为由彭曼方法计算得到的蒸腾。它综合反映了气温、风和太阳辐射。P/Etp<0.03的地区为极端干旱区,0.03≤P/Etp<0.20为干旱区,0.20≤P/Etp<0.50为半干旱区。

详细解释



   地貌特征

  干旱区在地貌特征方面常以风沙地貌或荒漠地貌为主,形成沙漠、戈壁和雅丹地形。赵松乔(1985)把中国沙漠、戈壁为主体的荒漠地区归纳成两种模式,一是内陆盆地式,从盆地中心开始,依次为流动沙地→固定半固定沙地,土质平地及绿洲→堆积戈壁→剥蚀-侵蚀戈壁→侵蚀-剥蚀山地。其空间结构以盆地中心作同心状分布。二为蒙古高原式,空间结构从高原本部向外缘山地及外沿地区作放射状排列,可分两个亚型,在干旱区为广阔剥蚀戈壁(高原中心)→流动或固定、半固定沙地→边缘山地→黄土堆积(外沿地区)。

  中国干旱区外缘山地,由于其高大的山体截取高空气流中的水汽,因此获得较多降水,在我国西部地区的迎风坡,年降水量可达700—800mm,甚至更多,因此在山地可形成河流,河川径流出山口以后,分散流经于由戈壁构成的极易渗漏的冲积扇上,河水即强烈渗漏而损耗殆尽,如格尔木河出山口后流行十几公里即全部渗入地下,即使较大的河流,其渗漏量也可达河水的30—60%。从山地向盆地中心过渡,可以明显地划分出径流形成带与径流散失带,在盆地核心的荒漠部分,无径流存在。径流形成带与散失带的衔接点一般不是发生在出山口处,而是在荒漠化程度向山地推进处,一般讲,荒漠化程度越高的山地,高程亦高。在径流形成带内,河川径流量随水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地下水补给河流,地貌过程以水蚀为主,在径流散失带,出现相反的水文学特征。

  山前冲积扇是我国干旱区的重要地理单元,干旱区农业主要发展于冲积扇的细上带。冲积扇在山前形成了广阔的山前平原,其分带自山区向盆地依次为山地、粗粒带、细土带。我国干旱区另一种类型的山前冲积扇,由于山体坡度很陡,规模很小,洪积、坡积形成的冲积扇一般从山麓向平原延伸数公里即告结束,这一类冲积扇常被称为“洪积锥”。由洪积锥连接形成洪积裙。在冲积扇前缘,地下水丰富,形成干旱区中的绿洲。由较大河流形成的冲积扇,沉积物粒度结构上有类似三角洲的地方,有人称之为陆地三角洲。这类三角洲型冲积扇地下水埋藏浅,水量丰富,是供水优良的冲积扇,天山山麓冲积扇的三种类型,第三种冲积扇在细土带发展了绿洲农业,特别具有生态意义。

  干旱区土壤和植被与相应纬度湿润地区有显著不同。干旱-半干旱区土壤一般薄,处于干燥状态,成土作用微弱,母质较粗。表层有机质含量普遍很低,整个剖面均含有碳酸盐。在干旱区,植物有富集土壤各种营养成分的作用,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干旱地区可观察到。

  在中国干旱区的荒漠地带,地带性土壤为灰漠土、灰棕漠土和棕漠土,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具多孔状结皮、有机质含量低、碳酸钙表聚性、石膏和易溶性盐分在剖面下部积聚。灰漠土的发育多与细土结构相联系,土层较厚,是良好的宜农土地资源。灰棕漠土和棕漠土具较强的粗骨性(母质较多),农耕有困难,牧业利用价值也低。非地带性的风沙土和绿洲土是两种重要的土类。风沙土发育于砂质母质,剖面分异差,明显表现出母质性状,土壤有机质含量很低,石膏和易溶性盐分较少累积。绿洲土和水稻土是灌溉绿洲中的最主要土地类型。绿洲土的腐殖质累积比较明显,并表现为沿剖面的均匀分布,耕作层有机质含量可达1—2%,土壤中磷、钾含量丰富,剖面表现出明显的脱盐现象,含盐量可在0.2—0.3%以下,pH值在8.0左右。盐土是这种环境区表征性的隐域性土类,广泛分布在平原地下水位高(1—3m),径流排泄作用弱的地带,其上生长的植物多属盐生和耐盐生的灌木和草类。另外,还有龟裂土、草甸土、沼泽土等非地带性土壤。

  植被特点

  干旱区植被以旱生草类和灌木为主。干旱区植物的特点是根部的生物量大,通常干旱群落中生物量的50%以上在它的根系中。干旱种的根干比在1到2之间均有报道。干旱群落具有高氮含量的枯枝落叶层,平均为1.5%,较之草地的1.2%和森林的0.6%高。干旱区群落中氮循环的一个实例,这里可以看出根系生物量的庞大和降尘在营养物质循环中的重要性。这个例子中考虑系统是封闭的,实际上通过地面侵蚀和动物传递,氮的损失是高的。干旱区植被动态受降水影响大,一些观察表明,在一般情况下,干旱区植被生物量或密度持一个常量,降水后生物量上升,季节性茂盛与降水期相比有滞后性。

  据中国植物地理学家们的研究,中国典型荒漠草原群落的优势种分为三类,第一类矮丛禾草,第二类丛生杂类草,第三类小半灌木。典型荒漠植物以灌木占优势,在石质、砾质和石膏区的极严酷的生境中,植被非常稀疏,在地下水溢出带和河流、盆地附近以及绿洲周围,有时有生长繁茂的胡杨、灰杨、榆等。与草甸草原相比,干旱区植被主要成分的营养价值较高,但较低矮,不便刈割或牛马的放牧;其中大多粗糙具刺,仅适于山羊和骆驼,放牧地的载畜量一般很低。据估计,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的鲜草年产量分别为1500—4000kg/ha,800-1500kg/ha和400—800kg/ha,季节性变化可达50—75%,秋季牧草干重最高。

  沙漠化

  干旱、土地盐碱化和沙漠化是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沙漠化规模大,影响长远,是人类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挑战。所谓沙漠化,在中国指的是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变化、环境演变和人为的破坏,在原来不是沙漠或沙地的地方出现沙漠、沙地或类似沙漠、沙地景观的过程,在有些地方,表现为原来固定的沙丘活化,周围的草场出现流沙,植被破坏,灌溉农地出现水渍化和次生盐渍化。

  产生沙漠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干旱缺水是最基本的原因,沙漠化地区在第四纪时期一般为松散的湖相或河湖相沉积,物质疏松。它们为土地沙漠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区域的风力条件也是沙漠化的原因。某些地方,草场中猖獗的鼠类破坏植被,使土地蒸发加大,也是沙漠化的原因之一。人为的因素包括过度农垦、放牧和樵采,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例如陕北榆林、靖边一带的毛乌素沙地,在唐代以前,还是水草丰美的地方,后来气候趋于干旱,宋以来流沙记载渐多,到了明初成化年间(l5世纪70年代),中原王朝为阻止游牧民族南下掠夺,在这一带修筑长城,移民驻军,大肆开垦,加剧了沙漠化。18世纪以来,清政府以“移民实边”的名义,移民垦种,终使长城以外宽达几十公里的地带草原破坏,形成流沙遍布的景象。

  朱震达认为风力吹蚀下的沙漠化过程有下列的地貌-植被景观特征:l)发生阶段:仅存在发生沙漠化的条件,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开始被破坏,即存在潜在沙漠化。2)发展阶段:地面植被已被破坏,出现风蚀、粗化、斑点状流沙和低矮灌丛沙堆。随风沙活动加剧,进一步出现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包括发展中的沙漠化(沙漠化土地占土地面积20%以下)和强烈发展的沙漠化(沙漠化土地占地面积20—50%)。3)形成阶段:地表广泛分布活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其面积占土地面积的50%以上,为严重沙漠化。

  沙漠化治理的主要方式是生物措施。植物有很好的保水作用,因此,恢复草原植被是主要的治理方法。当然,为防风,乔木种植也是必要的。但造林大量耗水,所以树必须种在必需的地方。张翼认为,以防护为目的的林带,一般1—2行就足够了。如何恢复植被,习惯认为必须“退耕还牧”,然而过分的人口压力使退耕还牧极为困难。例如中国半干旱区的内蒙古高原东部,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8—13亩,按正常年份亩产50公斤计,每人可生产粮食400—650公斤,灾年也可以自给自足。如果退耕还牧,按中国的牧业水平,相当的土地仅能养活一只羊。人类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不够,除非移民,但这又加重了其它地区的负担(不考虑城市化的人口转移)。除了严重的沙漠化地区,退耕还牧是不现实的,必须寻找新的生态平衡。在中国出现的草田轮作制和林网化建设的治理方式,收到了一定成效。

  研究方向

  干旱区水资源缺乏,因此水资源合理利用至关重要。除了尽可能利用山地径流、地下水外,近年来微咸水的利用受到重视。以色列的实验表明,很多农作物对微咸水是适应的。干旱区水资源的利用和沙漠化的防治,已成为现代地理学的研究热点。

 
 
 
更多>相关词典大全网

推荐图文
推荐词典大全网
更多阅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留言建议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2005077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