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手册”基本解释
防暑手册,进入盛夏,高温容易使人体出现种种不适,如不想吃饭,心跳加快等。专家表示,这些都是人体代谢和生理状况对高温环境的应激反应。在通风不良、身体疲劳、饮水过少和接受日光长时间照射等情况下,这些中暑情况更容易发生。
详细解释
中暑症状
中暑的先兆表现为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如不及时处理,则会出现轻症中暑,除先兆表现外,还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加快等表现,体温升至38.5℃以上。再严重则会出现热痉挛和热衰竭……
预防常见病
热感冒
防暑病因:天热抵抗力下降、环境温差较大。
预防对策:忌受热后让身体“快速冷却”。比如,大汗淋漓归来后,最好先以风扇降温,待体温下降后再开空调。
病因:身体脱水导致血液黏稠,使输向大脑的血液受阻变缓。
预防对策:具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是此病预防的重点对象。尽管天气闷热,还是要作息规律,不要熬夜,一般来说,高危病人出现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频频打哈欠等现象都是中风的前兆。
感染性腹泻
症状:发病开始主要是腹泻,常伴有痉挛性疼痛。不久将会转化成水样便或黄色稀便,慢慢发展为便血和肠出血,最后可能会转成尿毒症等。
预防建议:出血性大肠菌感染主要是饮食不卫生导致的,大肠菌喜欢在低温下繁殖,平时冰箱也会给病菌提供生存环境,所以冰箱里久置的食品最好不要食用。
细菌性痢疾
症状:潜伏期多数为1—2天,典型表现为急性发热,有阵发性腹痛,腹泻时有黏液或脓血便,有明显的肛门下坠感。
预防建议:一般应立即口服补充液体,以免脱水,明显脱水者应静脉补液。
胃肠炎
症状:急性胃肠炎常伴有发热、呕吐、稀水样便,少数有黏液脓血便;伤寒型肠炎症状类似伤寒,患者会持续发热。
预防建议:饮食规律平衡,不吃或少吃生冷。尤其是婴幼儿及年老体弱者,切不可因为天热食欲不振而马虎饮食,可以针对自己肠胃的情况,熬一些健脾养肠胃的粥来维持身体酸碱平衡,增强抵抗力。
饮食调理
多喝粥助消暑
中医专家认为,夏天脾胃虚弱,饮食量应该比冬天少一些,建议食量大的年轻人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减轻肠胃负担。
炎热的天气使人的食欲普遍受影响,这时,清淡、水分高又富含维生素的菜粥是很好的选择。粥类食品易于消化,既能帮助补充因大量出汗所消耗的水分,还能快速补充身体所需能量,是消暑的最佳主食。在做粥时,加入豆类(如绿豆、黑豆)、杂粮(如薏米、燕麦)、果蔬(如西瓜皮、苦瓜)、药材(如荷叶、金银花、莲子)等,能加强粥的保健效果,使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同步进行。
吃饭前来点汤
汤类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钠、钾、镁等有机盐。在进餐前先喝点热汤,能够解除因饮水中枢兴奋而引起的摄食中枢的抑制,菜汤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促进食欲。比如冬瓜汤、萝卜汤、西红柿汤都可以,既有盐分,又补充了一定的维生素和水分,还没有过多的油脂摄入。适当吃些辛味食物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说:“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是说在夏天尽管天气热,但人们也不可吃太多苦味的食物。苦多则助心火,为了防止肺气受伤,还要多吃点辛味食物,以补肺气。葱、姜、蒜、韭、椒等,都是补益肺气的良佳蔬菜。很多人主张夏天要吃大蒜,就是因为大蒜性质辛温,它可以消肉疾、去骨毒,止呕吐作用很强。夏天人们难免要吃点生冷、凉菜之类,只要吃的时候配上一点蒜,就可以佐治食物的寒性,防止胃肠疾病的发生。
合理安排出行时间
医生表示,从近日接诊的中暑病例来看,多数患者都有在高温下出行、暴晒的经历。专家建议大家在盛夏出行时应合理安排时间,尽量避免在早上10时至下午4时之间出门。因为这段时间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体肌肤的“杀伤力”最强,连续暴晒发生中暑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若是外出时间较长,还应带上适量的水和饮料以及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人丹、风油精等。当然,还应尽量避免口服避孕药或其他一些具有光敏感作用的药物,以免发生药理反应。太阳底下暴晒的汽车内室、露天场地以及闷热、空气不流通的房间是容易发生中暑的高危地点,请大家尽量避开。
对于日光性皮炎患者和对紫外线比较敏感的人来说,正确选用防晒用品非常关键。防晒护肤品涂抹量应达到每平方厘米皮肤2毫克。如果涂抹量减半,其防光效果就会下降,这也是涂了防晒霜照样被晒伤的原因。一般来说,以室内工作为主的人,宜选用SPF10左右的防晒护肤品。室外工作者宜使用SPF20左右的防晒护肤品。
对于在烈日下出行的长途司机来讲,医生特别提醒,不要长时间在车内开着空调睡觉。因为如果车辆在停止状态下长时间开空调,会导致车内空气难以对流,发动机运转产生的一氧化碳可能聚集在车内,加之车内人员呼吸排出的大量二氧化碳,时间长了可能造成轻微中毒,症状多为头晕、恶心,四肢乏力。
出游防暑必读
1、旅游时尽量穿白色、浅色或素色衣服。
2、应戴隔热帽,草帽对阳光有折射作用。
3、出发时应提早,中午需休息,尽量避开最热的时间出行。
4、多喝水,特别是盐开水。
5、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万金油、风油(油食品)精、十滴水、薄荷锭等。
6、一旦发生中暑,应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处躺下,给病人解开衣扣,用冷毛巾敷在头部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