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陵墓群”基本解释
邙山陵墓群,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境内,邙山陵墓群面积为756平方公里,有大型的封土墓970多座,古墓葬有数十万之多。陵墓群中包括东周时期的王墓8座,东汉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晋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后唐帝陵1座。是中国埋葬帝王最多的地方。
详细解释
邙山陵墓群 - 概述
邙山陵墓群,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境内邙山上,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朝十几个帝王的陵墓及皇族、大臣的陪葬墓,总数在千座以上,为东汉(公元25年-220年)至三国(公元220年-280年)时期的古墓。邙山陵墓群是中国面积较大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上古代陵墓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有“东方金字塔”之称,“邙山陵墓群”2001 年6 月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邙山陵墓群 - 地理位置
其所在地河南洛阳是中国久负盛名的古代都城,前后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建都时间长达千余年,周围分布着大量的古代陵墓和陪葬墓群。
邙山陵墓群位于洛阳市的北部、东部和东北部。地跨洛阳市所属的西工区、老城区、涧西区、瀍河区、洛龙区、偃师市、孟津县七个区县。所在区域东西长50公里,南北宽20公里。这里属于低山丘陵地带,海拔高度120米-340米。地势起伏平缓,高亢空旷。黄土土层深厚,粘结性好,坚固致密,适于营建墓茔。至迟从东周时期开始,邙山便成为人们理想的安息之地,此后的两千多年逐渐形成了崇尚归葬的习俗。久而久之形成了冢台林立,松柏郁郁,墓碑高耸,石刻成群的景象。
邙山陵墓群 - 分布情况
陵墓群占地面积756平方公里,文物保护区内的人口约20万。陵墓群年代从东周到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一直延续到五代的后唐。大致呈东西向长条形分布。 [2]可分为四个陵区。另外不少名人墓死葬。
东汉陵区
东汉定都洛阳,历11帝,有10帝葬于洛阳,5帝葬于邙山,分别是光武帝的原陵、安帝的恭陵、顺帝的宪陵、冲帝的怀陵、灵帝的文陵。原陵坐落在邙山之北的黄河滩上,位于今孟津县铁谢村西南。此陵内的帝王选陵,不是背山而河,而是枕河蹬山,为全国独一无二。
恭陵、宪陵、怀陵、文陵皆在邙山以南。在今孟津三十里铺村一带,有恭陵、宪陵、怀陵三陵排列,各立一通石碑,为清乾隆年间洛阳知县龚松林所立,分别书“大汉冢”、“二汉冢”、“三汉冢”。在今孟津护驾庄西南,是灵帝的文陵。
曹魏陵区
曹魏共历5帝46年。其中开国皇帝文帝丕、明帝睿、高贵乡公曹髦死后葬洛阳。文帝曹丕倡导俭葬,他依山为陵(即沿山挖洞),葬于邙山首阳山,故称首阳陵。明帝曹睿的陵墓称高平陵。高贵乡公曹髦称帝后,不甘为大将军司马昭手中玩物,于公元260年5月,率300多个太监、侍卫讨伐司马昭,结果被司马昭部将成济一戟刺死,后被以王礼安葬。
西晋陵区
西晋共历4帝52年。其中武帝司马炎、惠帝司马衷崩于洛阳,葬于首阳山。公元265年,司马炎登上皇位,分别追尊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为宣帝、景帝和文帝,所以,西晋陵区共有5座皇陵,分别为高原陵、峻平陵、崇阳陵、峻阳陵、太阳陵。
北魏陵区
北魏都洛阳共历8帝41年。现已确认埋葬在洛阳邙山的有4帝,即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孝庄帝元子攸,其陵分别为长陵、景陵、定陵、静陵。北魏为北方鲜卑人政权,其民族善于骑射,骠悍凶猛。但孝文帝远见卓识,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成就了中华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他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北还。于是北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他自己则身体力行,死后葬今孟津官屯村南的长陵。长陵,高35米,直径60米,当地人称“大冢”。景陵,是宣武帝元恪的陵墓,位于长陵之南、今冢头村东。《资治通鉴》说,唐武德四年,李世民曾登魏宣武帝陵察看王世充军情,足见景陵地势高峻。另外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徽陵及闵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陵、以及三国时期蜀代末主刘禅、南唐后主李煜、后蜀末主孟昶等陵墓也均在邙山陵墓区内。[3]
其他名人墓
冉伯牛,周先贤,墓在白鹤村南。
吕不韦墓:洛阳市东约20公里的偃师市南蔡庄大冢头村东。
樊崇,赤眉军首领,墓在白鹤乡雷湾村西,俗称汉赤眉墓。
樊哙,汉武阳侯,墓在王良乡落驾沟村。
贾谊,汉太傅,墓在平乐镇新庄村东。
邓晨,汉房子侯,“葬于北芒”。
邓骘,汉罗侯,“葬洛阳北邙旧茔”。
祭彤,汉太仆,墓在朝阳镇一带。
刘宽,汉逯卿侯,墓在朝阳镇,名大尉冢。
班超,汉定远侯,墓在朝阳镇,称斑墓。
裴潜,三国魏河南尹,墓在横水镇会瀍村。
石崇,晋卫尉,墓在送庄金谷园遗址。
冯熙,北魏驸马都尉、昌黎王,墓在凤凰山。据说,此山因埋冯熙而称冯王山,后传讹为凤凰山。
元怿,北魏太尉、清河王。墓位于洛阳市北行2公里、洛孟公路东。俗称“青菜冢”,曾被讹传为“司马懿坟”。
元召巳,北魏常山王,墓在蟠龙冢村南。
元乂,北魏侍中、江阳王,墓在朝阳镇。其墓高20米,内有“天象图”,闻名遐迩。
苗蕃,唐太原参军,墓在朝阳镇小梁村。
刘幽求,唐徐国公,墓在送庄凤台村。
孟郊,唐著名诗人,墓在送庄凤台村,唐大文学家韩愈为其亲撰墓志。
李虚中,唐殿中侍御史,墓在朝阳镇卦沟。
狄仁杰,唐宰相,墓在梁周寺村。但白马寺一带亦有狄仁杰墓,待考证。
李承休,唐吴房令,墓在王良乡河清谷。
魏威信,宋驸马都尉,墓在平乐村南。旧时墓前有虎、马等石雕,现白马寺山门前的石马即为该墓故物。
石守信,宋魏国公、河阳三城节度使,墓在常袋乡石碑凹村西北。
张咏,宋左仆射,墓在平乐镇天皇岭。
伯颜察儿,元蓟国公、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墓在平乐村。
朱讦漈,明西鄂恭靖王,墓在朝阳镇。
朱常洵,明福王,墓在麻屯乡庙槐村。
李天宠,明浙江巡抚,墓在孟津老城。
陆坦,明大名府教授,墓在孟津老城。
王铎,明清大书法家。其葬时四门出棺,在孟津城四门各置疑冢,真棺潜葬家中。
杨玉珂,清通政司参议,墓原在白鹤四冢村,乾隆五十二年迁孟津老城扣马村。
李际,清太子少保工兵尚书僖平,墓在孟津老城村南。
邙山陵墓群 - 文物保护
邙山陵墓群是中国著名的地下文物宝库,曾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世界许多知名博物馆、艺术馆都收藏有邙山出土的文物。
历史上,邙山陵墓群所遭受的破坏主要来自战火和有组织、大规模的盗掘。汉代时董卓曾烧毁了许多邙山墓葬,现在邙山上的考古发掘中,还能发现一些红烧土。洛阳的地理位置又决定了其是兵家必争之地,这导致洛阳在历史上经常处于失控状态,其地下丰富的宝藏,也就成了历史上大小军阀支撑军力的财物来源。有组织的盗掘和不断的私人盗掘使得邙山陵墓群遭到极大破坏。
近代以后几种常见的破坏形式有水土流失、取土、建房、打窑洞、烧砖窑、开荒种地、改作它用、非法建设等,其中,风雨侵蚀造成的影响较小,主要破坏来自居民生产、生活中自觉、不自觉的侵蚀。
20世纪50年代后,对墓冢的破坏主要集中在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60年代“四清”、70年代“学大寨”平整土地和80、90年代工业化四个历史时期。其中,50年代以前,夷平13座,50年代夷平68座,60年代夷平138座,70年代夷平167座,80年代至本世纪初夷平40座,还有很多墓冢破坏年代不详。截至2011年邙山陵墓群972座大型封土墓中,近2/3的古墓冢封土已损失殆尽,仅有339座尚存留有墓冢。
邙山陵墓群 - 保护措施
2000年以后,洛阳市对邙山陵墓群的保护和开发做了大量工作。
2001年,邙山陵墓群成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又成为国家“十一五”期间100处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之一。
2003年,洛阳市启动了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调查小组踏遍陵墓群地域内所有村庄,行程5万余公里,访问群众千余人,累计发掘遗址面积2.9万平方米,发掘古墓葬216座,初步建立了墓冢编号系统,为文物保护和进一步的考古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洛阳市也不断加大对文物犯罪的打击力度。仅2011年6月开展“2011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之后半年内,就破获各类文物案件27起,抓获文物犯罪嫌疑人74人,缴获各类文物57件。
邙山陵墓群范围内陆续建成古代艺术博物馆、古代壁画馆和正在建设的曹休大将军博物馆对文物进行保护和展示。其中以东周王陵为依托建立的周山森林公园绿化面积8000余亩,并成为河南省级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