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券一代”基本解释
优惠券一代 - 简介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 时下对中国年轻人来说,购买打折商品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下中国年轻人开始收集优惠券,以寻求便宜货,催生了中国的“优惠券一代”。
丁璨(音)对打折商品着了迷。她的钱包塞满30多张购物折扣卡和数十张优惠券。她的房间里堆满免费赠品,从化妆品试用装到钥匙链。她经常天不亮就起床排队,为的是能买到打折电影票。丁对节约的渴求并不是出于生活拮据,这位32岁的软件测试工程师相对而言比较富裕。
地铁、商场和超市里,到处散发优惠券,几乎每个大品牌都在提供打折卡。丁璨和一个打折网络论坛的其他会员聚在一家饭馆交流购物心得。甚至连晚餐都是免费的,渴望曝光度的新的小餐馆为丁这类年轻人提供晚餐。
这不仅仅是狂热,对中国年轻人来说,购买打折商品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作为“优惠券一代”而出名,正在改变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商业模式。
现象
全球大公司和中国本土知名品牌都在向寻求便宜货的中国人示好。对打折商品的渴望已催生出打折俱乐部、网上团购和散发优惠券的路边小贩。某国际汽车企业原计划为一款新车进行为期3周的促销,但活动一天就结束了,原因是由于每辆车打折20%销售,不到4个小时200多辆车就被抢购一空。
这在中国是一个相对新鲜并以年轻人为主的现象。
影响中国消费模式
随着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中国的消费主义才刚刚起步。当然了,美国人多年前就开始剪优惠券了。但在中国,这种趋势却对全球经济具有影响。年龄在18岁到35岁之间的3.5亿中国人的花钱习惯,被认为对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总有一天帮助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消费市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可不是你的祖母或家庭主妇在厨房里剪下星期天优惠券,因为他们(中国年轻人)代表着未来”,业内人士说,“而且他们处在这个国家零售消费增长的前沿。”
中国非常重视节俭,这是贫穷一代中国人的遗产。机灵的消费者受到朋友和家庭的称赞。电视节目也对那些通过团购和促销商品而省下大量钱的人进行采访。23岁的单云菲(音)承认,打折令她多花了本不该花的钱,“我上瘾了。不管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总梦想着下一次交易。”
其他国家情况
美国
随着美国消费者的需求萎缩,不起眼的优惠券正取代“高调”的广告攻势,逐渐成为美国一些大型零售品牌争夺的新阵地。
据市场调查机构艾瑞的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1月,全美电子优惠券发放额总值达到83亿美元,环比增长33%,占同期优惠券发行额的6.2%。实际上,优惠券一直是刺激消费的“利器”。最近一项调查显示,75%的美国消费者都会在消费前找一找促销用的优惠券,或剪报纸或下载电子券,70%的富婆都使用优惠券购物。
一家生产调味草本茶的集团的销售数据表明,在将广告支出转投向优惠券后,去年一季度的时间里,其草本茶的美国消费量增加了8%。美国近期的一个官方统计显示,全美每年共有2800个类别的产品可用优惠券购买,总销售额已经超过35亿美元。
英国
金融危机也在改变着英国人的消费习惯。英国优惠券服务供应商伟乐思公司近期的一项调查表明,2010年英国人用优惠券的次数比2009年增加了25%。该调查还发现,电子优惠券逐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该项调查表明,16至24岁年龄段的消费者获得促销优惠的意识最强,其中有41%的消费者较一年之前更倾向于促销优惠,而25%的消费者使用优惠券的次数较一年之前增多。另外,有30%的家庭曾下载过电子优惠券,而2009年这一数字仅为17%。
伟乐思公司欧洲区市场营销主管查尔斯·德奥利表示:考虑到目前的经济状况,商家们不得不继续考虑优惠券这种促销方式。而在英国物价上涨26%、生活成本提高22%的大背景下,人们自然会选择能省就省。
德国
在欧洲许多国家,此前一直奉行着“交易公平而不随便用优惠券”的理念,在德国还有专门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限制打折幅度。然而,到了2004年,针对此前促销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德国对相关法律进行了修订,允许商店随时促销。
如今,优惠券在德国人的消费中已必不可少。有调查表明,自2004年放开优惠券政策后,促销优惠活动不仅挽救了不少商家,还拉动了德国经济增长2%左右,相当于德国的年经济增长率。各地政府部门还通过相关立法推动商家的促销优惠。比如,电信、银行、百货商店等行业针对青少年购物和消费进行优惠,这类企业就可获得相应的税收减免。
提醒
优惠券消费已经成为热潮,但提醒人们不要“热过头”的声音也时常可以听到。加拿大CTV电视台曾做过暗访,结果发现在许多超市提供的用优惠券购买的商品中,夹杂有劣质、过期产品。另外,在网络下载的优惠券,也让一些人上过当。“优惠券”给消费者留下“赚了”、“省了”的印象,然而结果往往是,消费者认为自己省了钱,实际上却花掉更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