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同居”基本解释
心灵同居是指在虚拟网络里同居,即两个没见过面的网友,根据网上提供的资料相处、恋爱、同居,以尽情释放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真实情感。“心灵同居”说明了部分年轻人的人格缺陷:对感情的怀疑;对责任的逃避;对道德的试图挣脱。
详细解释
新词概述
同居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经历了非法同居、婚前同居(即试婚)、无性同居(即新同居),群体同居……一系列的转变更新、升级完善之后,在新年到来之际,又出现了新的版本——心灵同居(即网络同居),以至于立刻又衍生出了手机同居和虚拟婚姻,颇受时尚一族的喜欢。网恋在现实生活中无数次碰壁以后,终于回到网上的土地开花结果了。
所谓“心灵同居”是指网络虚拟同居,即两个没见过面的网友,根据网上提供的资料相处、恋爱、同居,以尽情释放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情感。
美国社会学家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在《全球社会学》一书中首先提出这一概念,此类情感特性是真实情感的表露、情感表达方式的匿名性等。有教授概括说,这些看似荒谬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理解的社会必然现象。学生中更多出现类似情感与学生交往面狭窄、对周围人不信任有关。但过分以来网络虚拟文化容易扭曲人格,网络生活方式非理性。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适当扩大交往面;培养自己的竞争型心理素质;多与自己信任的人交流等等。
好处列举
心灵同居有许多可爱之处。每一个人都需要感情上的寄托和依靠,可是种种原因导致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孤单。于是很多人上网聊天,网络铺天盖地,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无数的机会,让志趣相投的人不必担心“向左走向右走”会错失一见钟情的彼此。遇到谈得来的朋友,想要维系虚拟世界中的联系,可是我们不在一样的生存环境,没有相似的生活内容,甚至不在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我们说点儿什么呢?网恋的时候,可以甜言蜜语山盟海誓,却似乎总是缺少一些实在的东西,总要寻找新的话题,其实也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呢。那么,让我们心灵同居好了,创造属于你我的“空中楼阁”。
心灵同居没有功利色彩浓郁的条件要求,所具备的平等性、匿名性等成就了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就算现实中的你没钱没车没房子没工作,但是虚拟世界可以宽容可以说谎。在这里说谎是公认的游戏规则,当然你也可以说实话,不过最好还是把实话当作谎话来听,否则就不好玩了。只要确定自己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愉快交谈的朋友,一分并不奢求的心灵依靠,就完全可以享受心灵同居的快乐。
“心灵”建议
心灵同居首先要修练内功心法——游戏。就好像许多可爱的游戏软件层层通关,经过了聊天、网恋,然后来到同居这一关。而始终如一游戏的态度,就是这个游戏里面无坚不摧的护身铠甲。心灵同居终究是一种“看上去很美”的“准行为艺术”,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认真二字,最最要不得。毕竟“痞子蔡”不是你的同学,“轻舞飞扬”也并非邻家妹妹。
心灵同居是一种后现代情感的生活,也是生活角落中透明的蜘蛛网,绝对不能承载认真的重量,不然就会被破坏掉,失去如梦似幻的美丽感觉。更可怕的是,如果把这些当作了生活的全部,也就等于是被蜘蛛网粘住了,你会变成很渺小很脆弱的小虫子,危险多多。
心灵同居其实是一个对玩家要求特别高的游戏,需要心智成熟,心态平和。如果你有心脏病,就不要尝试蹦极;如果你对爱情充满幻想,拜托不要心灵同居。
各方说法
一位有半年“同居”经验的大三男生告诉记者,自己在网上聊天认识了现在的“同居女友”,开始因比较谈得来就一直保持联络,后来渐渐在网上谈起了恋爱,时间不长就在网上“同居”了。他们在网上保持着亲亲热热的夫妻关系,而且自己的各种心事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向这位女友倾诉。出乎意料的是,他并不想和女友见面,成为现实中真正的恋人。他称这份感情是纯粹的精神交流,自己的这份感情是完全的“柏拉图恋情”,彼此获得的是心灵上的充实。
黑龙江省社科院董鸿扬研究员认为,“心灵同居”是网络文化的产物。这类“后现代情感”不能说没有真情实感掺杂在其中,但这种与心灵契合却与现实背离的感情毕竟是“水月镜花”。青少年如果过分依赖网络虚拟文化极易扭曲人格,不利于真实中的社会交往。青少年应致力于扩大社交面,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现实中找寻自己的感情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