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分子质量”基本解释
化学名词解释:
定义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Relative molecular mass),用符号M表示。
来源
相对分子质量也可看成物质分子的平均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由于是相对值,所以为无量纲量,单位为1。
注意事项
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摩尔质量,但单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而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H2O。
计算题
一、求相对分子质量
格式为:
解:
XXX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数量*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结果
初三考生要注意这里一律以元素为单位分开计算,不能以原子团为单位整体计算,否则是没有分的。
例题
例1:计算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18 注意这里与摩尔质量不同,不可写为M(H2O)
例2:计算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1×2+32+16×4=98
二、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格式为:
XXX中X元素与X元素质量比=(X原子个数*X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X相对原子质量)
例1:求二氧化碳碳氧元素质量比
CO2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2)=3:8
三、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格式为: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
这里要注意写上100%,否则公式错误,考试时公式分扣除。
例:有MgO与MgSO4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已知镁的质量分数为33%,求氧化镁质量分数
解:设MgO质量分数X
( X·Mg + ( 1 - X )·Mg ) / ( X·MgO + ( 1 - X )·MgSO4 )=33%
解出X即为氧化镁质量分数
计量
原子的质量计量一样,分子的质量计量也先后存在3个量名称:相对分子质量、分子质量和分子量。众所周知,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质量之和。在日常专业工作中,不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它们的分子质量都是根据各元素原子的个数和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元素周期表上查到)计算得到。既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单位为“1”的相对质量,那么由此计算得到的分子质量必然也是一个单位为“1”的相对质量。对于某些结构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往往都是通过电泳、离心或色谱分析等方法测得其近似分子质量,因而更是一个相对概念的量值。所以,我们过去长期习惯使用着的“分子量”实际上都是相对的分子质量。因此,国标指出“以前称为分子量”的即是“相对分子质量”(relativemolecularmass),并将后者定义为“物质的分子或特定单元的平均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相对分子质量是两个质量之比,也在计算表达形式上进一步明确了“相对”的含义。对于定义中的“特定单元”,主要是指空气等组成成分基本不变的特殊混合物,它们的相对质量可根据其组成成分(N2,O2,CO2,Ar等)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计算其平均质量,然后与12C原子质量的1/12相比即可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的量符号为Mr.,单位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