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趣族”基本解释
无趣族的由来
无趣族(YAWN)这个词来源于英国伦敦的《星期日电讯报》,是年轻(young)、富有(wealth)、普通(normal)几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的缩写。它的意思是“富有但过着普通日子的年轻人(young and wealth but normal)”。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傻,但是他们很多都是实践家,他们很多人的梦想都很大胆。他们这一群人,20多岁、30多岁、40多岁的都有,他们最大的理想是改变世界,拯救地球。
他们大都是在过去一二十年间迅速崛起成为亿万富翁的。他们很少把钱用在购买游艇,名牌时装和私人飞机上,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把大量财产用于慈善事业。他们和美国电影《华尔街》中大声叫嚣“贪婪有理”的雅皮士代表、银行家戈登•哥特不一样,他们的境界更加高尚。
他们不大喜欢住在诸如希尔顿之类的高档酒店。时间让他们获得了尊重,普通大众还真不能简简单单地用暴发户来形容他们。如果老牌雅皮士的身份象征是阿玛尼和宝马的话,那么无趣族的象征就是美国平价休闲服饰的领导品牌Dockers和小额信用卡。
详细解释
无趣族的两大特点
一、 力求环保
无趣族与雅皮士最大的不同是提倡环保,着装、汽车都务求环保,著名的大卫•卡梅隆导演竟然在家里装了排风机而不是空调。他们喜欢去农贸市场买东西,他们隐没于芸芸众生之中,依旧住着老房子,赚大把的钱。
美国第二大冰淇淋制造商Ben&Jerry的创办人本•科恩和杰里•格林菲尔德以及英国美体化妆品公司的创始人安妮塔•罗迪克都成功地将全球环保理念融入他们的事业。
二、 热衷慈善
无趣族不同于“隔壁的百万富翁”,那些人雇佣很多仆人,喜欢用甩干机和烘干机,有专门的牙医。“隔壁的百万富翁”可能只有100万美元或者稍多一点的资产,而无趣族却是亿万富翁。
他们不是守财奴,他们的事业更加宽广,人道主义救援、公共服务、优生优育都在他们关注的范围以内。股神巴菲特的身价估计有570亿美元,排在世界富豪榜的前列,他现在还住在50年前花31500美元买的老房子里面,但却已经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慈善事业。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几乎把所有财产都投入了慈善事业。
无趣族的代表人物
比尔•盖茨被认为是无趣族的掌门人。他把巨额财富投入慈善事业,穿着随便得像一个大学生。
雅虎的创办人杨致远和eBay的创办人皮埃尔•奥米迪亚(Pierre Omidyar)也是无趣族。
美国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的大农场主、亿万富翁巴兰德•凯利也是无趣族的代表,他至今仍然开着二手的福特车。
菲利浦•鲍勃是无趣族的另一个典型代表。这个47岁的德克萨斯企业家在2000年向嘉信理财集团出售了他的在线交易公司CyberCorp,获得了4亿美元的收入。但是他仍然住在德克萨斯奥斯丁小城郊的老房子里。他们夫妇把大多数时间用在了家庭慈善基金“一线希望”(Glimmer of Hope)上面。该基金会在埃塞俄比亚打了很多深水井,兴建了很多学校核医疗机构。
谷歌的软件工程师西恩•布雷格斯菲德是另一个代表。2004年他从西雅图搬到印度,帮助当地兴建一个软件研发中心。为了帮助印度街头乞讨的青少年,他离开了软件业,开办了两家网站,为这些数目庞大的流落街头的潜在劳动力介绍工作。他的长期目标是减少印度的贫困人口。
还有有名的“抠门”富翁巴菲特,从2006年7月起,捐出财富的85%,大约有370亿美元作为慈善之用。很显然,两个世界大亨深受卡内基的“财富福音”的感召,深信财富只有带来社会的福祉,才不算是浪费。
各方人士给予无趣族的评价
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学家大卫•格鲁斯基评价道,无趣族的生活方式很好。社会阶层的流动不会停止,经历过反物质主义的嬉皮士运动和崇尚物质主义的雅皮士运动后,社会的精英阶层似乎恢复了常态。
不过也有一些英国记者对无趣族颇有微词,抱怨他们活得太累。芭芭拉•艾伦在《观察家报》上如此写道:“通过比较,无趣族更加贴进草根,他们的普通生活显得太矫情。”
无趣族的启示
从无趣族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虽然我们不像他们那样腰缠万贯。我们可以借鉴他们对钱的态度,毕竟,钱一方面是挣出来的,另一方面也是省出来的。以下三点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大众很有启示意义。
第一、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不管你现在手里有多少钱,别花呢没有挣到的钱,也不要胡乱投资。学学无趣族的富翁们制定开始预算是个好主意。
第二、 钱买不到快乐。
无趣族之所以值得尊重,在于他们在处理好私人关系得同时,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他们穿环保衣服、开小排量汽车、住老房子,在节能环保方面,他们身体力行。他们用钱造福地球,造福人类社会。有很多东西是用钱买不到的,乱花钱、浪费资源并不光荣,而少用钱,节约能源却能感觉到快乐。
第三、 知足常乐
不是百万富翁却想达到百万富翁的消费层次,这是不可取的。欲壑难填的时候,个人的良心就会失去,更谈不上尽到社会责任。所以,我们应该摸着自己的口袋筹划钱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