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圣徒之日”基本解释
天下圣徒之日 - 简介
11月1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05天(闰年第306天),天蝎座,离全年的结束还有60天。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即现在所说的万圣节。“HALLOW” 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卡耐基凯尔特人 (CELTICS) 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
天下圣徒之日 - 起源
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 (CELTS) 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传说那时凯尔特人部落还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杀死用以祭奠死人的习俗。
到了公元1世纪,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但从此废止了烧活人祭死人的野蛮做法。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到了今天,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有友善可爱和滑稽的脸。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信主后,立基督教为国教,当时的基督教实际已演变成天主教。 君士坦丁下令全国人民都要皈依基督教,结果没有悔改的异教徒加入了教会,把各样 异教作风带进来,包括死节,他们要维持这节日为生活的一部分。
由于教会无法消除民众的异教风俗,只有把部分风俗圣化,特别是十月三一日的死 节。在第八世纪,罗马教皇定十一月一日为万圣日(All Saints’ Day),来记念教会史 上一切殉道的圣徒。这样,十月卅一日便是万圣日的前夕。天主教会容许民众在十月 卅一日守节,因为十一月一日是圣日。后来All Saint’s Day 变成All Hallows Day, 而hallows是“神圣”的意思,十月卅一日便是万圣夜(All Hallows Evening)。Evening后来缩减为eve和een,前者是“前夕”的意思,后者是evening的 缩写,意即“夜晚”,便成为今天的Halloween,代表死节是万圣日的前夕。华人索性把十月三一日称为万圣节,其实该译作“万灵节”。
天下圣徒之日 - 基督教圣徒纪念传统
基督徒从其宗教开始之日起便一直有祭奠生前品德高尚的亡者的传统。在传统的罗马天主教中,品德非常高尚的男人或女人在死后会被封为圣徒。由于圣徒被赋予了神圣的色彩,因此他们距离上帝更近,能够使奇迹在人间发生。天主教徒和其他一些基督教徒会祭奠圣徒,并请圣徒指引自己的日常生活。
天主教徒在不同的“圣徒日”(通常是圣徒的祭日)纪念不同的圣徒。但是由于历史上册封了数千个圣徒,因此仅能定期纪念其中的一小部分人。在七世纪,为了能在同一天纪念所有的圣徒,教皇卜尼法斯四世(Pope Boniface IV)正式确定了天下圣徒之日。历史记录显示,在卜尼法斯时代之前就曾有这样一个神圣的节日,但并没有被广泛接受。
起初,基督徒把天下圣徒之日定在5月13日。但是到了八世纪,教皇格雷戈里三世(Pope Gregory III)将其改为11月1日。于是教会正式选定这个新日期作为纪念圣徒的教宗祝圣日。但是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教会修改庆典日期实际上是为了和萨温教及其他异教的秋天节日相一致。
天主教有一个长期的政策,就是把非基督教的传统习俗融入基督教节日,从而让更多的人信仰基督教。此政策包括把基督教节日的日期调整为已有的、非基督教庆典日期。例如,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教会将圣诞节确定在12月25日是为了和异教的冬至日一致。
不管怎样,在将天下圣徒之日改为11月1日时,教会的确开始将萨温节传统融入宗教节日的活动中。这样有利于将古代凯尔特人的后代引进基督教之门,但是这也给教会带来了很多问题。萨温节的许多传统都是围绕着超自然和鬼魂的世界,而这些在基督教中却少有涉及。虽然纪念那些已故圣徒的方式与萨温节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皈依者仍然对故人灵魂会重返人间的说法深信不疑。
尽管教会中存在不满,但许多超自然的内容仍然出现在天下圣徒之日前夜的庆祝活动中,使这个节日成为基督教与异教信仰结合的典范。在十世纪末,教会为了引导这些习俗,试图创立一个万灵节,而这是一个纪念所有已故基督徒的节日。下一部分我们将介绍人们是怎样庆祝这个节日的,以及这个节日的活动与万圣节有怎样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