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计划”基本解释
概述
十五计划就是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的时间应该是97年,意义在于引领中国政府对未来的一个发展目标,是一个中期目标。
详细解释
成就
我们在十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最突出的成绩在什么地方,这就是我们GDP的增长,始终保持在9以上,经常是9.4到9.5百分号之间。外贸飞速发展,我们在外贸领域,现在在世界市场当中,作为出口市场,作为进口市场,都是举足轻重的。因而我们遇到了一系列来自欧盟,来自美国的,来自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一方面摩擦不好,另一方面说明我们的贸易太成功了,树大招风,并不是坏事。
三农问题
其次我们三农问题解决的很好,我们有28个省市取消了农业税,这在中国历史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这个举措就大大改善了我们农民兄弟的生活条件,我们的基本设计上的台阶,我们的城市建设世界第一。我告诉大家,就北京市每年建房的建成的面积就等于整个欧洲。全世界的水泥、钢材用在建房子当中的,中国人占了52.4%。这个数字是很吓人的,当然建筑也成了拉动我们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支柱。我们的汽车已经进入了家庭,不然我们也无序讳言,我们在前进的道路当中还有不少问题,还有不少困难。比如我们经济高速发展,缺少了环境,能源消耗过高,资源浪费严重,地区发展其很不平衡,贫富的差距在部分人拉大,社会的福利事业还需要加大解决的力度,这些问题得解决,只能靠小平同志讲的的:“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千真万确的。
治穷
过去包括洪秀全他们那些人的说法是不对的,说是我们国家不患穷而患不均,这不对,根本的问题需要治穷,其次才是分配问题,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再帮助滞后发展的地区,这才是正路。
预期目标
第三,“十五”期间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得以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年均7%左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达到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2005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51%和3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44%、23%和33%。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
科技、教育发展: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5%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技术进步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60%左右和15%左右。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2005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3亿人以内。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城乡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10%。资源节约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比较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加到22平方米,全国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0%。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农村医疗服务设施继续改善,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增加,覆盖面扩大,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