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基本解释
零距 - 简介
零距,是一个基于“零距离”而衍生出一个全新的概念,零距追求的是人与自然更紧密,科技与自然更和谐,人与人之间更亲切,人和社会之间联系更亲密!零距,是全社会人类的共同追求,是全社会人类的希望。它能使人类长期发展下去,能让我们更了解人类的未来,能够很好的解读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的经验和文化,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将这些经验和文化继承下去。
零距 - 含义
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下,中华优秀文化蕴涵的人生智慧、价值观念、道德理想、人生追求、情操境界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零距”就是让我们把这些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发扬广大,继承并传承下去。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零距”。
零距 - 概念提出
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类在现代文明中获得物质享受的同时,也遭到大自然对人类文明的惩罚,地球是全人类的,人类要想更好的生存,必须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易经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含有人与大自然溶为一体和谐共存的思想。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唇齿相依,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任何违背自然法则,破坏人与环境关系的行为,都将受到大自然严厉的惩罚。
“人情冷漠比死亡本身还要可怕”,1964年出生的张苏玉在家中死亡5年多才被发现,发现时的她已成一具白骨。从中折射出社会目前诸多空白点:邻里关系需要改善、基层工作亟待完善。这个事件反映出的亲情邻里关系表明,这不是一个独立的个案,它已经暴露出生活在钢筋混泥土的都市人群淡漠的交往关系。每一个人都将经历死亡,但人情冷漠引发的悲剧远远超过了死亡本身,就太可怕了。如果邻居多一点关心、基层多一点细心、亲属多一点爱心,这起悲剧是完全有可能避免的。
由于受到社会转型时期的冲击,人的观念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了偏离,“现在最需要的是尽快回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继承的轨道上来——与邻为善、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抛弃‘各人打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陈腐思想,多献一点爱心,社会才多温馨、少悲剧”。
一个人对于十三亿人来说,简直如大漠中的一粒沙子,微不足道,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甚至是生死存亡又究竟能算得了什么呢?北京著名的大医院里,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白衣天使竟然眼睁睁地看着病人被病痛活活折磨致死而不愿开一服止疼药;在某地公安的拘留室中,竟然有处女被当作婊子铐在了桌子腿上;有无辜平民被无端关押十数年,而最终赔偿金却是寥寥无几;有政协委员乔装上访,竟也被厉声呵斥“滚开”;有无数农民工用自己的血汗筑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最后却讨要不到微薄的工钱;有煤矿工人葬身井下,临了却被毁尸灭迹……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一起并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但遗憾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步伐,三俗文化的泛滥。广泛的都市人已经严重存在文化缺失,中华文化及传统美德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互动百科凭借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推出“零距”这一概念,号召大众关注中华文化及传统美德,从而缩短人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距离,实现“零距你我,零距中华”的和谐局面。
零距 -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零距”
人与自然零距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总结经验教训后的必然选择。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零距 - 人与社会
人与社会“零距”
社会在发展,人要求进步,素质要提升。生活瞬息万变,世界浩瀚纷繁,在精神与物质、道义与利益、理想与现实、现在与将来的坐标上,每个人应该如何把握、如何选择?社会责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公德意识、职业精神、人格健全、心理素质、亲情友情、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真与伪、情与理、新与旧……每个人又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关系。
人具有多种多样的属性,概括起来,人的属性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人类社会生活是由各行各业的活动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个人的活动对社会的发展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作用。一切正常的个人总要在社会生活中担负一定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从事这样那样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从而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留下自己的印记,社会的发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努力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是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社会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的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二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活动既是一个生命的自然过程,又是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的活动都面临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让个人与社会零距,既是进行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又是作出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零距 - 人与人
人与人“零距”
生活当中,人与人的关系最为复杂,也是最难以处理的一件事情,很多人经常为此而苦恼。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够零距,就不会有这些烦恼。当今的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非常的重要,一旦关系处的不好,在工作和生活中就会很不顺利,甚至有些人还会遭到冷落,还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所以需要互相理解、宽容和关爱。 现在的人大部分心胸很狭窄,见利忘义。甚至有的人总想让别人对自己好,自己却不会关爱别人,对别人好。当今这个世界是一个互动的世界。如果人们都只顾自己,不去关爱他人,那么这个世界将是一个非常冷漠的世界,这个世界需要互相关爱,去爱身边的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国与国之间要互相关爱,人与自然之间也要互相关爱,这样才会变成一个温暖、和谐的世界。 人与人之间需要的不只是权、钱的施舍。互相关心帮助更为重要。只要你以诚待人,就同样会得到一颗来自他人的诚挚的心。“相逢何必曾相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不是只存在于亲朋好友间,我们应该充满热情地帮助任何一个需要我们的人。我、妈妈、爸爸是一家人,所有中国人也是一家人,甚至可以说全世界就是一个大家庭。既然我们都是这个家庭中的成员,那就应该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彼此关爱。人与人之间只有充满了浓浓的关爱,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与你患难与共;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做你的朋友;你才会享受到更多的来自他人的爱。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拥有了这份爱,世界这个大家庭将会更加合睦、团结。 爱,是人世间最温暖的字,生活在暖融融的爱的氛围中,多好! 让我们同唱:“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会更美好……”
零距 - 传统文化
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传承人文、凝聚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积淀,不断凝结、升华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创新力。《易传》有言:“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国民之灵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精神,文以铸之。
然而,从我们一些学校的教育来看,在追求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日渐式微。不少大学生能阅读英文书籍,却看不懂文言文;满口的西方格言警句,而对东方的古老智慧却知之甚少;校园中追崇影星歌星、大款大腕的随处可见,熟知先贤名人的却不多;一些本科生、博士生的汉字书写实在上不了台面,致力于国学研究的大师更是后继乏人。这一系列现象与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语言文化是民族的命脉,如果文化灭了,这个民族就永远不会在世界上找到立足之地。这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明辨荣辱、修身养德
《礼记·大学》有言:“德者本也。”强调修身养德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基石。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道德中把“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作为“治天下”的策略和为人的准则,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调节人伦关系的基本规范。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理念。
近年来,教育部将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纳入规划课题并修改教材,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开办了国学院,中央党校为党政干部开设了传统文化专题讲座课,开始重视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从2008年开始,我国对法定节假日作出重大调整,清明、端午、中秋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提供了重要平台。这些都对深化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民族素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扩大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引领主流、远离“三俗”
文化产品的传播不是单一的信息传播和商品流动,而是价值观的传播、思想的传播。近年来,先进文化题材的书籍、影视、动漫风靡全国,影视作品《唐山大地震》、《建国大业》、《亮剑》、《潜伏》、《江姐》就是艺术性、思想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成功范例;连续5年举办的“中国红歌会”,已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知名文化品牌;《百家讲坛》、《今日说法》等优秀电视栏目,为广大的电视工作者抵制“三俗”风、弘扬主旋律、激励精气神带来了有益的启示;各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用“图书车”、“文艺大篷车”、“文化船”等流动文化设施,使高雅文化与乡情民俗交融,将先进文化的普及传播融入百姓生活中。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对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起到了精神引领作用,满足了人们健康的娱乐和审美需要,让中国文化产业看到了文化前进的方向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支撑,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零距 - 高新技术与自然
高新技术与自然“零距”
低碳、环保不再是新鲜概念。如今各国都在积极研发并利用高新技术来实现环保。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现代化垃圾处理系统等等,类似这样宏伟的环保工程让人们目不暇接。可普通人如何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低碳,如何让环保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新技术,如何在环保的同时优化生活,如何让零碳生活更加充满人性化的情趣?
上海通用汽车以“零距明天一起来”为主题,携三大品牌28辆展车组成强势阵容参展,其中包括1款全球首发概念车,3款亚太首发概念车以及2款量产首发车型。结合精心开辟的世博专区,让观众深入了解世博,共同畅想未来城市交通生活的美好图景。 此次“零距2030上海通用汽车穿越时光之旅“正是秉承这一概念,除了让消费者可以在现场亲身试驾凯迪拉克新赛威等车型之外,更通过模拟世博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的展厅布置,真实地再现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的主展电影《2030,行》中描绘的理想汽车生活。让我们赴一场2030年的未来汽车生活之旅,零排放、零交通事故;远离对石油的依赖、远离交通堵塞,感受未来城市交通世界的无限便利!配以上海通用汽车世博大使曹晶对EN-V及叶子概念车领先技术的讲解,向消费者传达“是今天,是未来”的活动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