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路”基本解释
筷子路 - 简介
四川通江县古宁寨村建了一条“筷子路”——由两条宽70到110厘米的水泥条和中间一条宽70厘米左右的填充带组成。
村民反映这路没经过招标是村干部自己的人修的。村干部表示上级政府拨款不够,只能修成这样。相关官员称当前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问题上仍有制度缺失。
起源
筷子路是由四川省通江县洪口镇古宁寨村修建而成的,古宁寨村地处山区,最高海拔1100米。古宁寨村村委会主任刘清谊介绍:因修路资金有缺口,无法完成水泥路的修建工程,迫不得已才修建了轮迹路,为了修路,村委会在镇政府的担保下向信用社借了5万元,刘清谊说,他还把自家的猪、牛卖了,赊着一屁股修路债。‘筷子路’其实叫轮迹路,这是省里认可的路。
就是这样一条筷子路,却得到了通江县交通局的认可,认为古宁寨村轮迹路“基本符合标准”。
设计标准
路面宽度为4.5米,1公里设3处错车道;公路两侧采用手摆片石基层泥土封面,宽95公分,高18公分;路面铺筑两条水泥路面,宽90公分,高18公分;路面中间地段(路拱)手摆片石基层,石灰碎石封面,宽80公分,高18公分;排水系统采用纵向、横向排水,提高排水、泄洪能力;公路两侧、中间地带、用平板振捣筑实、封面;路肩保持生态,采取人物造景,草籽布散两边,树木、果树两侧与自然风景结合。
成因
“‘筷子路’其实叫轮迹路,这是省里认可的路。你看,我们不修路,上面领导不允许,下面百姓也不高兴,可是钱又不足,我们只能这样修。至于集资的事,我感到莫名其妙,我们只在村民大会上说过这个想法,还没有开始集资。记者同志你可以出去问一下,看看哪家交了钱?”古宁寨村村委会主任刘清谊回答说。
“更让我莫名其妙的是,有的村国家一公里给补助30万,为什么我们村只有20万?”
县级政府应承担农村公路建设的主体责任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综合发展与战略研究所徐丽所长给出了答案:“农村公路的责任主体应是地方政府,国家根据自身财力及各地发展情况给予一定补助。”
徐丽所长说:“事实上,最近5年,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扶持力度已经非常大,补助金额超过建路款项的20%,这个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对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的投资比重。同时,国家对西部农村公路建设的补贴额度也更多。 ‘村村通’工程中的补助额度没有专门的统计数据,但实际上,国家对这一块的补助占建路资金总数的比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