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形容  度日如年  很不  主谓  无所作为  三回  不明白  不高  书面语  shu 
在线咨询9:00-17:00

不寒而栗

   日期:2024-06-28 13:01:19     来源:成语大全网    作者:成语大全网    浏览:36    
【摘要】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

bù hán ér lì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

“不寒而栗”典故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

“不寒而栗”近义词

毛骨悚然、提心吊胆、胆战心惊

“不寒而栗”反义词

无所畏惧、临危不惧

“不寒而栗”英文翻译

tremble with fear

“不寒而栗”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成语举例:想到他可能遭遇的种种危险,真教人不寒而栗。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想到、听到或见到令人恐惧不安的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而,不能读作“ěr”。
成语辨形:栗,不能写作“粟”或“票”。
成语辨析:不寒而栗和“毛骨悚然”;都形容害怕、恐惧。但“毛骨悚然”语义重;并可形容非常冷;不寒而栗不能形容冷;可表示内心的害怕。
成语谜面:热身战;六月打颤
歇后语:夏天发抖

“不寒而栗”成语故事

西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名叫义纵的人。他姐姐义殉是个医生。她因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太后很宠爱她,义纵也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任用。他先在上党郡一个县中任县令,后又升为长安县令。他在任职期间,能够依法办事,不讲情面,也不怕得罪有权有势的人,当地的治安有了很大的改变。汉武帝认为他很有才干,就调任他为河内郡都尉,后又升为南阳太守。
  当时,南阳城里居住着一个管理关税的都尉名叫宁成,这人很残暴,利用手中的权力横行霸道,百姓们都很害怕他,甚至连进关、出关的官员都不敢得罪他。人们都说,让宁成做官,好比是把一群羊交给狼管。宁成听说义纵要来南阳任太守,有些不安。等义纵上任那天,带领全家老小恭恭敬敬地站在路边迎接义纵。义纵知道宁成这样做的目的,对他不理不睬。一上任,义纵就派人调查宁成的家族,凡是查到有罪的,就统统杀掉,最后,宁成也被判了罪。这一来,当地有名的富豪孔氏、暴氏因为也有劣迹,吓得逃离了南阳。
  后来,汉武帝又调义纵任定襄(在今内蒙古)太守,那时,这个地区的治安很混乱。义纵一到定襄,就将监狱中二百多个重罪轻判的犯人重新判处死刑,同时将二百多个私自来监狱探望这些犯人的家属抓了起来,说他们想要为犯人开脱罪行,也一起判处死刑。
  那天,一下子就杀了四百多人。尽管那天天气不冷,然而,住在这个地区的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吓得不寒而栗。
  义纵执法严峻,但也存在肆意残杀的问题,司马迁《史记》把义纵归入酷吏一类。

 
 
 
更多>相关成语大全网

推荐图文
推荐成语大全网
更多阅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留言建议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2005077号-19